咨询电话:

400-119-3133

浙江仟稼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-甘宝贝-玉龄果-痛经怎么调理-养肝护肝-养肝解酒


中医手砭


什么是砭术?

砭术是指使用特制的器具在身体上进行按摩、刮擦、温熨等操作的养生保健技术,适合砭术的器具称为砭具,用在按摩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石头称为砭石。砭石在古代的文献中同时具有砭具和砭术的含义,砭术在用于医疗,以治疗、保健为目的时,称为砭石疗法。

砭术在《黄帝内经》中被列为古代五大医术(砭、针、灸、药、导引按蹻)之首,是中国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根据现代考古研究,砭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,兴盛于新石器时代,成大器于扁鹊。据目前可查到的文献记载,最早用砭术给人冶病的是伏羲,后来又有扁鹊、孙思邈等著名医家使用。且从记载可见,砭术有起死回生、百病皆治的神奇功效。 

《史记·扁鹊·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,砥针砥石,取石病治虢太子厥,见齐桓公称,针石治血脉之病。”

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中记载“燔小隋石,淬醯中,以熨”,说明当时的砭术有按摩和温熨法。

传统砭术是根据中国传统的气血、经络、俞穴理论,在全身各处用工具进行按摩、刺激,通过皮肤、肌肉、关节、神经、血管、淋巴等处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新陈代谢,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,促进炎症渗孤吸收,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。在患处刺激还可以达到舒筋通络、活血散瘀、消肿止痛的目的。

1642404464635368.png1642061912202630.png1642061912175719.png


手部砭法

由于这种全身推刮的按摩方法繁琐不便,麻烦费时,加上我国历史上一直推崇“礼仪之邦”,所以在应用和治疗中慢慢就减少了。但先辈们的智慧总是令人惊叹的,砭术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向局部施治转移,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,发展出了更方便,更有效,更快捷的手部砭法。

手部砭法视手为一个完整的全息元,将人体投射在整个手上,手是心灵在外的窗户,故有“心灵手巧,心手相印,十指连心”之说。因此,适当刺激手部,不仅能缓解局部病痛,还能增强脏腑、器官组织的功能。

1642062177109099.png  1642062177121882.png


遍诊三部九候

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脉诊这个技法上,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所说的遍诊法,即头、手、足三部,每部又分天地人,三而三之,合而为九,故称为三部九候法。由于这种遍诊法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,故在应用中慢慢就减少。 

后来扁鹊根据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所载“气口亦太阴也,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,变见于气口”之原则在《难经》中提出“独取寸口”的诊脉方法。

到晋朝王叔和著《脉经》时把“独取寸口”推广其义,并将寸口分作寸关尺三部,每部分浮中沉三按,三而三之,合为九候。

由于寸口脉方便,不受条件的限制,反映脉象准确,因此成为诊脉的常用部位。


上部:两额(太阳)1642063236205090.png

      耳前(耳门)

      两颊(巨髎)

中部:手太阴(寸口)

      手少阴(神门)

      手阳明(合谷)

下部:足厥阴(五里)

      足太阴(箕门)

      足少阴(太溪)





独取寸口

1642063450119729.png 1642063451184023.png


人体能量的分配

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。人体对能量的运用,分为三个部分,一个是骨骼肌肉在活动中的消耗,一个是脑部的能量消耗,还有一个就是人体在休息状态下,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最低能量需求。包括身体各个脏腑活动,心跳,肝脏进行生化活动、肾脏、脂肪组织、及其他。

基础代谢,也就是维持生命健康最低能量需求。是人体维持血液循环、呼吸、神经传递最低能量需求,那么,低于这个标准,人体必然就已经进入了亚健康状态,处于更低的状况,自然就意味着生命受到威胁。

1642063774276104.png


能量在体内,可以灵活地随机调配,一旦出现低于基础代谢需求的能量状态,身体立刻会以以下三种信号向你呈现危机:

第一、疲劳,疲劳信号,是标准地能量缺乏,身体要求休息或补给的信号。

第二、犯困,打哈欠,要求休息,补充氧气,或者增加能量供应。

第三、低血糖,头晕,甚至晕倒,以确保维持最根本的生命活动的最低能量。

即使你的身体非常好,如果你不顾及生理危机呼救信号,而导致身体能量的过度透支,超过基础代谢的最低需求,那么,疾病可以很快出现。

如果体能透支身体会采取什么措施呢?当然是改变能量的分配比例,骨骼肌肉消耗的22%,和大脑消耗的25%,这是最先可调配的,其余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,一般处于稳定的状况,是保证生命正常活动的基础,除非遭遇紧急状况。

改革开放前,人们几乎不动啥脑筋,生活简单,价值观简单,如果能够吃得好,穿得好,就是幸福,很少有额外的需求与痛苦。现代的生活节奏加快,人们的思维活跃,接受的信息量巨大,生活习惯的改变,观念的复杂冲突,人与人关系也日渐微妙这些都导致人的大脑活动量大幅度增加,这个部分的消耗对于某些人来说,很可能大大超过原本的25%

这时身体可以从骨骼肌肉的能量消耗那里调配能量(所以很多人现在很懒,每天都不想动,因为骨骼肌肉的能量被身体调用到脑部活动)。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去运动健身,步行快走。使体能过度透支,两部分加起来过半的比例,一旦超过这个比例,身体就被迫要限制其他的代谢能量消耗、肝肾能量消耗,于是肝肾机能自然功能衰弱,同时各种生理代谢活动水平也逐一改变。

比如,额外支出能量为55%,饮食带来能量减少,不能够及时供给,出现中间的断档,100份只得到了80份,那么80减去55,剩余维持心血管循环活动,及呼吸与神经活动的基础代谢能量,仅余下25份,此时,你可能出现肝功能下降,甚至肝昏迷,可能出现心脏问题(不管你心脏有没有病,都会出现不适症状),出现肾功能衰竭,出现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的代谢障碍,食欲急剧下降,因为胃肠功能活动需要的能量不足。

如果人的情绪不平稳,思虑过重,压力过大的状态下,能量的消耗自然过大,身体就不得不减少脏腑和其它基础代谢的能量供给,去供应大脑和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能量消耗。长期这样下去,亚健康状态自然形成,由于人先天禀赋不同,有些人会容易伤到肝,有些人会容易伤到肾,有些人会容易伤到脾,有些人会容易伤到心或肺。到时就会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出现,也就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信号。


一.中医对健康信号的解读

中医对人体摄入的能量在脏腑中的分配研究的很透彻,《素问•经脉别论》篇中讲:“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,淫气于筋。食气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。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,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。毛脉合精,行气于腑。腑精神明,留于四脏,气归于权衡。”

当哪个脏腑能量不足,功能下降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。心悸,气短(活动时加剧),自汗胸闷不舒或痛,面色苍白,体倦乏力,语声低微心烦,易惊,失眠,健忘,眩晕,甚至昏迷不醒

唇舌色淡、四肢厥冷中医中“心”的生理功能和特性: 

肺在五行属火,为阳中之阳,通于夏气;心在体合脉,其华在面,在窍为舌,在志为喜,在液为汗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肠与心之间相互络属,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

一、中医里心的生理功能

  1.主血脉

  心主血脉,即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,流注全身,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。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。

1)主血:心主血的基本内涵,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,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。人体各脏腑器官、四肢百骸、肌肉皮毛以及心脉自身,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,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,以维持生命活动。血液的运行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,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。而心脏的搏动,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。心气充沛,心阴与心阳协调,心脏搏动有力,频率适中,节律一致,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,发挥其濡养作用。若心气不足,心脏搏动无力,或心阴不足,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,或心阳不足,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,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。

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,即所谓“奉心化赤”。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,化为水谷之精,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,营气和津液入脉,经心火(即心阳)的作用,化为赤色血液,即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所谓“浊气归心,淫精与脉。”清·唐宗海《血证论》说:“火者,心之所主,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。”可见,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。若心火虚衰,可致血液化生障碍。

 2)主脉:心主脉,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,使脉道通利,血流通畅。心与脉直接相连,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。心气充沛,心脏有规律的搏动,脉管有规律的舒缩,血液则被输送到各脏腑形体官窍,发挥濡养作用,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。

脉为血之府,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。血液能正常运行,发挥其濡养作用,除心气充沛外,还有赖于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。血液是供给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营养物质的载体,心血的充盛,使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。脉道通利,是指脉管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。脉管的舒缩与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有关。心气充沛,心阴与心阳协调,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,周流不息,营养全身,呈现面色红润光泽,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。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,经脉壅塞不通,舒缩失常,不能正常地输送血液,人体得不到血液濡养,常见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,唇舌青紫,脉细涩或结代等症。

心、脉、血三者密切相连,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。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,必须以心气充沛,血液充盈,脉管通利为基本条件。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,对血液循环系统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主导作用,故说“心主身之血脉”(《素问·痿论》)。

 2.藏神

心藏神,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,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、经络、形体、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、意识、思维、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。故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

人体之神,有广义与狭义之分。广义之神,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;狭义之神,是指人的精神、意识、思维、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。心所藏之神,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,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。

二.中医里心的生理特性

心的生理特性是:为阳脏而主通明。心位于胸中,在五行属火,为阳中之阳,故称为阳脏,又称“火脏”。火性光明,烛照万物。心喻为阳脏、火脏,其意义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,心之阳气有推动心脏搏动,温通全身血脉,兴奋精神,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。心主通明,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,心神以清明为要。心脉畅通,固需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,但也须有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。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,心脏搏动有力,节律一致,速率适中,脉管舒缩有度,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。心神清明,固然需要心阳的鼓动和兴奋作用,但也须有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作用。心阳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,使人精神振奋,神采奕奕,思维敏捷;心阴的宁静作用,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。

1.在体合脉,其华在面

 心在体合脉,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,由心主司(见上)。其华在面,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,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。“有诸内,必形诸外”,内在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机能的强弱,可显露于外在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。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,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,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,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。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说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。”心气旺盛,血脉充盈,则面部红润光泽。心气不足,可见面色白光白、晦滞;心血亏虚,则见面色无华;心脉痹阻,则见面色青紫;心火亢盛,则见面色红赤;心阳暴脱,可见面色苍白、晦暗。故《素问·五藏生成》说:“心之合,脉也;其荣,色也。”

2.在窍为舌

心在窍为舌,又称心开窍于舌,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。因而观察舌的变化可以了解心的主血脉及藏神功能是否正常。

舌为心之窍,其理论依据有四:

①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。《灵枢·经脉》说:“手少阴之别……循经入于心中,系舌本。”

②心主血脉,而舌体血管丰富,外无表皮覆盖,故舌色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。

③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。心主血脉,心之气血通过经脉上荣于舌,使之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。故《灵枢·脉度》说:“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。”

④舌与言语、声音有关。舌体运动及语言表达功能依赖心神的统领,故说:“舌者,心之官也”(《灵枢 ·五阅五使》)。

综上所述,舌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。心的主血、藏神功能正常,则舌体红活荣润,柔软灵活,味觉灵敏,语言流利。若心有病变,亦可从舌上反映出来。如;心血不足,则舌淡瘦薄;心火上炎,则舌红生疮;心血瘀阻,则舌质紫暗,或有瘀斑。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,则可见舌强、语謇,甚或失语等。

3.在志为喜

    心在志为喜,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志有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在脏为心,在志为喜。”喜,一般来说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良性反应。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,所以《素问·举痛论》说:“喜则气和志达,营卫通利。”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,如《灵枢·本神》说:“喜乐者,神惮散而不藏。”从心主神志的功能状况来分析,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。精神亢奋可使人喜笑不休,精神萎靡可使人易于悲哀,如《素问·调经论》说:“神有余则笑不休,神不足则悲。”另外,心为神明之主,不仅喜能伤心,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。所以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说:“愁忧恐惧则伤心。”

4.在液为汗

汗是五液之一,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,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,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说:“阳加于阴谓之汗。”心在液为汗,是指心精、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,《素问·五藏生成》有“五脏化液:心为汗”之说。

汗液的生成、排泄与心血、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。心主血脉,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,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,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。心血充盈,津液充足,汗化有源,既可滋润皮肤,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。汗出过多,津液大伤,必然耗及心精、心血,可见心慌、心悸之症。故又有“血汗同源”,“汗为心之液”之说。心又藏神,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。心神清明,对体内外各种信息反应灵敏,汗液的生成与排泄,就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节,所以情绪紧张、激动、劳动、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。

 惊恐伤心神,又可导致大量汗出,故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说:“惊而夺精,汗出于心。”由此可见,心以其主血脉和藏神功能为基础,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,从而维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。又,汗是阳气蒸化津液所致,汗多又可耗散心气或心阳,大汗可致心气、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候。

5.与夏气相通应

 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,心主夏。心与夏气相通应,是因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为主,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,同气相求,故夏季与心相应。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阴阳之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。夏季则人体阳气隆盛,生机最旺。从五脏来说,心为阳中之阳,属火,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。一般说来,心脏疾患,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,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,其自觉症状也有所减轻。而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,在夏季又往往加重。即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所说的“阳胜则身热……能冬不能夏。”

从预防角度来看,中医养神理论重视根据时令来调摄身心,在夏三月应当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,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,使人的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状态,这样可使心的机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展,发挥生命的潜能。从治疗角度看,中医学提出了“冬病夏治”的理论。如阳虚性心脏病在“水旺”的冬季易于发作,而“王气”是不易治疗的,故待到夏季心火之用事,内外阳气隆盛之时给以适当调理,藉内外阳气之盛,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

常见的补心食物

莲子、百合、龙眼肉、酸枣仁、小麦、猪心、梗米、大枣等。


莲子:

味甘、涩,性平

归脾、肾、心经

补脾止泻,止带,益肾涩精,养心安神


百合:

甘;微苦;微寒

入心;肺经

养阴润肺;清心安神。主阴虚久嗽;痰中带血;热病后期;余热未清,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、失眠多梦、精神恍惚;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


酸枣仁:

味甘、酸,性平。

能滋养心肝,安神,敛汗。

食疗方:酸枣仁粥:酸枣仁10g,生地黄15g,粳米100g。枣仁、地黄水煎取汁,入粳米煮粥食。

源于《圣惠方》。本方以酸枣仁滋养安神,生地黄养阴清心。用于心阴不足,心烦发热,心悸失眠。


龙眼肉:

性味性温,味甜。

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用于气血不足、心悸怔忡、健忘失眠、血虚萎黄。

龙眼肉粥:

材料:龙眼肉15克,红枣15克,粳米100克。

做法:

1.粳米淘洗干净,红枣洗净备用;

2.将粳米和龙眼肉、红枣放入清水,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,直至米煮烂,加适量白糖。

功效:健脾养心,补血安神。


400-119-3133

微信二维码